找到相关内容30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宗传承资料(2)

    专修部研究天台教观、四教仪。民国二十八年(一九三九年),回到台湾,弘法利生,成为一代高僧。  宝静继任观宗寺丈席後,屡屡应请到上海、杭州、奉化、南昌、广州等地讲经。民国二十八年(一九三九年),应请到香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769611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——王恩洋先生的一生

    为凡夫俗儒之行,而非圣贤之道。儒教以昭明德于天下为志,仁以为己任,有杀身以成仁,无求生以害仁,则儒家非顺世贪生也。菩萨不染生死,不住涅槃,大悲利生,方便善巧,则佛家非厌世怖生也。儒教以挽救世道人心,使...

    李豫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069623.html
  • 作为批判哲学的法相唯识学论

    者,法门之领袖也”,肯定了玄奘译传佛法的淑世化民作用,“圣教缺而复全,苍生罪而还福”云云,但是,这依然还是王权关照之下,所谓弘法利生的方便而已。比真谛幸运的是,玄奘籍此华盖之运,使其所开设的法相唯识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069633.html
  • 集合教学政三界学术力量,卓有成效地发展佛学研究

    协调上。就佛教自身言,它很有弘法利生的办道之心;就其倡导学术的热情与作为言,本身就是近二十余年来改革开放的产物。这些年来,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,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,置身于上海这样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4869768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一辑

    茁壮,全体的学友们,不分出家或在家, 手 足打拼,此种赤诚的心、无私的胸襟,常使衲僧万分感激,毕竟弘法利生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做的!   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 (一)对境时,永远都是别人错,自己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17022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三辑(1)

    场场爆满,结果事发后,其举办的盂兰盆法会竟然场面十分冷清。虽言时间可以抹平创伤,日子久了,大家就淡忘了,但这从弘法利生的立场看,正确吗?第四败,佛教的出家体制,早被世俗人形容为“逃避现实”、“消极”等,...,却使科学家重燃人生的光明,成就更加非凡。宗教,真的违反科学吗?  不!宗教与科学是人生的双轨,有相辅相成的效果。正确的宗教信仰,具有改善人类生活环境,提升人类心灵品质的功能,在济世利生的悲心愿行中,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470227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二辑)

    品级?  其实,无福是心的自在随缘,该进则进,该退则退,正常显达时,积极创造利生的机会;隐遁时,安于禅悦,耕于山野。  无福,就是人生无价。   第76篇   肯定自己的确一介凡俗实在很难。  就算你...嗟叹!   【记】经上说:“悲而无智,增长愚痴;智而无悲,增长邪见。”悲智双运是修行的常轨,但因众生识见不同,有偏于慈悲门的,各持己是而非他。平心论之,佛法的慈悲应基于“无害”的原则,去行“利生”的事业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7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三)

    此灵骨(即舍利)乃佛灭后百年间,阿输迦王之所藏,即释迦之真身舍利。后该僧为利生起见,乃请印王起塔供养,不意为异徒摧毁,所藏之宝物尽归于私;及至英政府于印度成立时,方将该物保存。兹逢摩诃菩提新塔告成,故...这几位老人家,决定不是单单会讲讲经,做做文章,就算是法师。假定我们僧青年,不是增上慢者,以为我们的口才和文章,都要超过他们的话,我们应如何努力向他们看齐!?“弘法利生”固然离不了“语言和文字”,其实“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870426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释疑篇(二)

    觉路。大乘虽不同小乘,以自悟自利为足了,然欲为利生故,亦必须先自利自觉,而后能利他觉他。换一句话说,亦即整个佛教精神的所在。  丁、释民  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,可见得提到民就和国有关系。以人们皆要求生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970428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五)

    在于此。所谓“弘法是家务,利生为事业”,故建设大众化的佛教,此其二。  丙、佛教应当教会化  中国佛教制度,无论是法派或剃度派,小庙固属变相之家庭,即选贤之丛林,亦只顾本身一寺而已矣。往者,外国人讥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170439.html